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暂行规定[失效]

  (二)受理上级仲裁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人才流动争议案件;
  (三)制定、完善人才流动争议仲裁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
  (四)监督、检查争议案件的处理和执行情况;
  (五)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

第三章 范围与管辖

  第九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人才流动争议案件的范围:
  (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辞职、辞退、兼职、聘用及其它流动中发生的争议;
  (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跨系统、跨地区承包、租赁、兴办企业中发生的人才流动争议;
  (三)离休、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受聘中发生的争议;
  (四)单位与单位之间因人才流动而发生的争议;
  (五)其它需要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
  第十条 人才流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实行区域管辖。县(市、区)内的人才流动争议,由县(市、区)仲裁委员会受理;跨县(市、区)的人才流动争议,由地(市)仲裁委员会受理;跨地(市)的人才流动争议,由省仲裁委员会受理。
  第十一条 下级仲裁机构对所管辖的争议案件认为有必要,可以提请上级仲裁机构处理。上级仲裁机构有权向下级仲裁机构交办案件或直接受理下级仲裁机构所管辖的案件。

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是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或法人。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参与仲裁活动。委托他人代理,必须有委托书。委托书应当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委托事项、权限和日期,并由委托人签名盖章。
  第十三条 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应当递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申诉书副本。申诉书要有明确的被诉人,写明争议的事实和申诉的理由。
  第十四条 仲裁机构接到申诉书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诉人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仲裁机构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立案处理,立案后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并通知被诉人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第十六条 被诉人未按时提交答辩书或者拒不答辩者,不影响案件处理。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