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科教结合的指导思想与近期目标
九十年代,我省农科教结合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目的,以农村改革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初步建立起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联合组织结合的农科教综合服务网络基本框架,形成农科教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使科技、教育在农村经济上台阶和奔小康中充分发挥先导作用。
近三年的目标是:
1、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使全省半数以上的乡镇建成以农、科、教各部门的站、所、场、中心等基地和各种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为依托,融人才培训、科技推广和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农科教中心;2/3以上的县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和科技开发推广相互沟通、密切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农科教协作网络。
2、通过各级各类中初等学校和农业科技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振兴农村经济急需的中初等人才,使全省半数以上的村有一名经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民技术员,绝大多数村民小组有一个科技示范户,80%的农户,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其中农科教结合试点县和重点乡的每个村,以及省上确定的奔小康示范村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数量应更多一些,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要更高一些。全省乡镇企业职工要有1/3以上接受过较系统的技术培训;农科教结合试点县和重点乡的受训职工要达到半数以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面要达到2/3以上。乡镇长、村长、村民组长要全面接受过科技培训。
3、动员各方力量,大力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成果。首先,围绕粮食上台阶,切实抓好各类农业区增产技术的推广,力争提前实现“八五”计划;其次,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商品基地建设和支柱产业建设,进一步抓好农村科学实验示范基地的工作,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实行科技、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投入,在品种和质量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第三,统筹实施“星火”、“燎原”、“丰收”计划,集中抓好若干项重大技术的推广,使之在适宜的地方推广面积达到60%以上;第四,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开发一批产值、利润较高的科技型产业;第五,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优势,突出抓好农作物接班良种选育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抓好一批综合性后备技术项目的系列开发和推广;第六,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创办、领办技术经济实体,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上述措施,使全省科技进步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1996年底提高到45%以上,农科教结合试点县、重点乡奔小康示范村要超过50%。
三、农科教结合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