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行农科教
 结合推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
 (1994年4月6日)


  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发布以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建立科学实验示范基地,推广重大技术项目,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实施大规模的集团化农业科技承包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农业、科技、教育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科教兴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不少政府统筹、农科教各部门密切结合的先进典型。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科教结合工作才刚刚起步,不能适应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最近,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规定》(陕发〔1994〕1号)和《关于印发陕西省农村奔小康意见的通知》(陕发〔1994〕9号),向全省人民提出了2000年全省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奋斗目标,号召全省人民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确保本世纪末广大农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把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全面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反复加以强调,要求各地认真抓好落实。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农科教结合,切实把我省农业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奔小康目标。特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农科教结合对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意义
  引导农民奔小康,是九十年代农村工作的主题和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关系到顺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大事。实现小康目标,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经济效益为核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这就必须在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基础上,坚决贯彻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通过政府的统筹协调,使农、科、教各有关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发与科技开发、智力开发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实践表明,实行农科教结合有利于克服长期存在的部门分割、工作脱节、力量分散的弊端,提高科教兴农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形成以教治愚、以科致富、以富兴科教的良性循环。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同科技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地必须从实现小康目标的大局出发,把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教育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通过加强农村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各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各级农、科、教以及计划、财政、金融、商业、供销、物资、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奔小康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通力合作,分工负责,各尽其力,共同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我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在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教兴农活动,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