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彻底破除闭关自实,死守一隅的落后积习,大力实行开放政策。既要善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设备、样品,又要善于打出去发展新的生产经营,推销产品和输出劳务,还要学会与外资合营办企业。
(二)因地制宜,突破重点,广开生产门路
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发展乡镇企业的项目和产品应当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抓住“拳头”,重点突破。当前就全省来说,要把发展乡镇企业的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食品、饲料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二是以民用建筑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三是以小煤矿、小有色金属为主的采矿业;四是以人民日常消费品为主的小商品生产以及为城乡服务的第三产业。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城市郊区和交通沿线地区,要把依托城市,组织协作,拾遗补缺,发展中、高档产品,积极为大工业配套,为城市改革服务,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乡镇企业基础比较薄弱的陕南、陕北山区,要坚决克服依赖思想,着力发展矿产品开发业和农副产品、林特产品、畜产品加工业,既搞粗加工,也搞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多层次增值,逐步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同时积极发展一批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行业和产品,迅速打开局面。
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能源和交通,尽快改变闭塞落后的状况。
(三)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各种经营形式,重点抓好农民联办企业和家庭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要跳出三级所有制的框框,实行集体、联户、个体一齐上,以农民集资联办企业和家庭企业为主的方针。当前,农民集资联办企业和家庭企业正在我省蓬勃兴起。这些企业大都是农村的“能人”自动组织起来的,它适应目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可以以小取胜,积少成多;它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它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高,能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要加速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到这方面来。
联办企业和家庭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项目,可以因其本身的能力、条件来决定。要鼓励他们发展采矿、加工、仓储、运输和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也可以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对联办企业和家庭企业,要实行鼓励、支持、引导的方针。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信息、场地、动力和登记发照等问题;安排供、产、销、运,做好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妥善解决和现有的乡村企业间的各种矛盾,使之各得其所,其同发展。对现有的这类企业,要帮助他们建立各项制度,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还要教育他们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给国家作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