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条 发生伤亡事故的矿山企业,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现场,因抢险救护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作出标记、记录、拍照、摄像或绘制事故现场图。清理事故现场,须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四十四条 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1次轻伤、重伤1至2人或者1次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千元以下的一般矿山事故,由事故单位的安全、工会部门自行调查处理;
(二)1次死亡1至2人、重伤3至9人或者1次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千元以上至5万元以下的较重大矿山事故,由矿山所在地(市)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公安、检察、工会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三)1次死亡3至9人、重伤10人以上或者1次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至100万元以下的重大矿山事故,由所在地区行署、市人民政府组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公安、检察、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自治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检察、监察、总工会派员参加;
(四)1次死亡10人以上或者1次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特别重大矿山事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公安、检察、监察等部门和总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原因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
(二)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者;
(三)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四)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落实;
(五)写出事故调查书面报告。
第四十六条 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应具备分析、鉴定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并符合回避制度要求。
第四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必要时应聘请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鉴定。
第四十八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矿山企业和有关部门及人员了解事故情况并调阅相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四十九条 对事故调查处理应在事故发生起的90日内结束;在限期内未能结束的,经自治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期90日。
第五十条 矿山企业对矿山事故中伤亡的职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第五十一条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依照
《矿山安全法》第
四十条规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的,分别按照下列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