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水土保持,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把投入的重点放在能够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上,逐步实行有偿扶持,使水土保持资金做到滚动周转使用,促进水土保持向良性循环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入治理开发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形成“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局面。
四、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把水土保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目标,制定措施,分步实施。要确定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抓好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对水土流失实行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省级要在大江大河流域、重点湖泊、重点地区选择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并有计划地逐步扩大重点治理范围,进而推动全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地、县也要确定自己的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把项目资金落到实处。重点防治区治理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级财政要对批准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在投资上予以倾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具体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土地管理、环保等部门要对审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严格核查,铁路、交通、煤炭、地矿、城乡建设、乡镇企业等部门要主动做好与本部门有关的水土保持工作。各级政府要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四荒”治理开发和水土保持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四荒”出让和治理开发的步伐,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效益。
山区是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山区水土保持要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结合,在大力兴建坡改梯工程和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改造坡耕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同时,也要着力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抓紧抓好国家在我省实施的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通过抓点示范,推动全省水土保持事业的更大发展。与此同时,要重视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好坏对我省搞活经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影响,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进行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时,要有水土保持部门参与,结合城市美化、湖泊保护、防洪保安、农产品供需等,统筹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搞好城市及其周边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在进行加工业、房地产业、娱乐场所等开发性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植被,严禁随意堆放弃土废渣,淤塞沟道,污染水源。省水土保持部门要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我省的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开。
五、切实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