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工作。
第三十条 各风景名胜区周围分别划定保护区,并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制定保护管理规划,切实加强保护管理。
第三十一条 各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在保护好其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树名木的原则下,可以结合实际和需要,增设相应的服务项目和设施,改善旅游和交通条件。
第三十二条 在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向主管部门办理申请和报批手续,经批准后,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并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在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兴建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企业。
第三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内的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依法进行保护。
经国家和省主管部门批准用于教学、科研等的考察与采集标本,必须取得自治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的许可,并缴纳一定数额的资源保护费。
第三十四条 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内,根据景物特点和自然条件,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做好风景名胜区的绿化美化、封山育林、护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的工作。
第三十五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开展旅游服务经营活动,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享受当地优惠待遇。
第三十六条 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侵占土地、林木、水资源;
(二)破坏、损坏公共建筑和保护设施;
(三)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非法采集野生动植物标本;
(五)携带污染和易燃易爆物品;
(六)妨碍游览正常秩序;
(七)阻挠管理人员执行公务;
(八)其他违反保护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七条 凡有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六条所列禁止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分别依法给予下列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