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体改委
《贵州省1996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1996年4月10日 黔府发〔1996〕14号)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体改委制订的《贵州省1996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1996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省体改委 一九九六年二月五日)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要根据中央及省的有关精神,按照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狠抓落实、务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从贵州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敢于试点,大胆探索,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配套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实实在在推进经济体制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继续抓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全省22户试点企业要抓紧进行方案的论证和审批,上半年全部进入方案实施阶段。在试点中,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内部和外部监督,加快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要从我省实际出发,通过企业自我积累、“拨改贷”资金转为国家资本金、企业间债务转股权、引进国内外资金等方式,解决企业负债过重问题。要贯彻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分流企业富余人员,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要把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每个试点企业,都要制定好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总体规划和结构调整计划,并作为今后国家对企业的重要考核内容。授权经营的集团公司,在授权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注重总体部署,配套推进,把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与城市或行业范围内的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改善外部环境,统筹解决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务求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搞好跟踪调查,及时反映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策,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结合我省的产业政策,围绕支柱产业的培植,组建以优势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的大型企业集团。针对我省实际,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几个大的企业集团。1996年,要抓好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综合研究,搞好大集团发展战略的思路、可行性、体制、规划、政策等前期研究。对现有的一些企业集团,要按新的发展要求进行调整、规范、巩固、提高。对优势大型骨干企业,要优先解决其面临的各种现实困难和历史包袱,在筹资、利用外资、扩大外贸和投资自主权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重点扶持。要按照企业自愿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和联合,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3.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途径探索搞活小企业的办法,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要采取联合、兼并、划转、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出售、拍卖、破产等多种形式对小企业进行改制改组。省体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选择2至3个县进行放开放活小企业的改革试点,各地、州、市也要选择1至2个县进行试点,各县都要抓好2至3个小企业的试点,通过各种层次的试点,探索搞活小企业的有效途径,并适时推广成熟的办法和经验,力争年内使全省一批国有小企业走出困境,初步搞活。各级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试点,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小企业的改制改组过程中,既要大胆放开放活,又要加强必要的监管,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要促进国有资产在流动中保值增值。国有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对企业资产的评估,可以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重置法、市场法、收益法,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价格。在产权界定上,对那些产权关系长期模糊的资产,应采取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妥善解决。国有小企业出售、拍卖等资本性收入必须用于资本再投入,不能挪作其他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