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 供气单位建立用户档案,定期对集体和瓶装供气用户巡回检查,对居民进行抽查。
第二十三条 地下影剧院、地下商店、地下旅馆、地下食堂及其它地下、半地下设施,严禁贮存液化石油气。
第二十四条 严禁液化石油气用户的下列行为:
(一)用明火、热水等外热源对气瓶直接加热;
(二)明火试漏;
(三)在同一室内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明火炉灶;
(四)倾倒、排放钢瓶内液化石油气残液;
(五)转灌钢瓶内的液化石油气;
(六)向液化石油气内灌装管道煤气;
(七)自行拆装、检修钢瓶角阀和调压器;
(八)拖、滚、摔、砸、倒、卧钢瓶;
(九)自行改变钢瓶漆色。
第二十五条 集体和采用瓶组供气的用户,应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液化石油气专用库,明确专人管理,库内不得堆放其它物品,并配备防火器材,库外设置醒目禁火标志。
第二十六条 安装液化石油气家用快速热水器必须严格遵守《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安装验收规程》。
第五章 奖惩与事故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维护液化石油气安全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区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分别由市建委、公安局、劳动局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制止或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负责赔偿;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 贮存、充装、运输、经营液化石油气发生事故,有关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消防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使用液化石油气发生事故,除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劳动安全监察部门外,还应报告当地公安派出所和供气单位),紧急处置后,再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因用户责任造成的事故,由用户负责;因供气单位造成的事故,由供气单位负责;双方意见分歧时,由公安消防或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裁决。供气单位应按季度将用户液化石油气的事故情况报市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