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对审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作比较重视,采取多种办法,提高效率,这是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真正的投资环境好、坏,主要看已经批准举办的企业是能否及时建成开业,是否能正常经营。对已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要抓资金投入,包括中、外双方资金的按时到位,促使企业尽早筹建;对正在施工建设的企业,要抓建设进度,要有严格的进度要求和责任要求,保证企业按期投产;对已开业投产的企业,要抓经济效益。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以保护企业合法经营、合法获利。对盈利和亏损企业要进行一些典型剖析,每个地、市重点剖析一、二个企业,总结经验。现在不合理的亏损面偏大,要认真分析,属真亏的要帮助企业找出亏损原因,并解决存在问题;对违法经营企业要依法查处。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和对企业经营加强监督管理,是相辅相承的。要支持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工作。
4、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
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干部,包括各级主管的领导干部,应进一步熟悉有关政策和外经业务,提高办事效率。各地、各部门要反选派懂政策、善于搞好团结、不谋私利、能力强的干部到外商投资企业工作。到外商投资企业去工作的干部上岗前都应进行外经政策及业务培训,已在企业工作的干部也要定期培训。对那些长期与外商合作不协调的干部,各级政府要与各级党组织协调,要及时调整,不称职的要撤换,或另行安排其它工作。
自治区开放办、经贸委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涉外经济干部的培训学习工作。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也可结合各自的业务开展此项工作。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加快吸收外商投资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软环境的改善,即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提高。向外商投资企业输送干部、提供人才服务,以及诸如会计、审计、法律、咨询销业务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利用外资政策,不要相互攀比政策的优惠,不能超越权限制订政策,要把着眼点放在做好外商投资服务、改善软环境方面希望外商投资企业比较多的地、市、县学习梧州市的做法,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外商投资企业协调会,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定期与企业沟通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要经常走访企业,及时为外商投资企业排忧解难。
5、要认真解决利用外资的配套资金
扩大我区利用外资规模的一个关键是解决好配套资金问题。自治区计委和各个银行对我区“八.五”期间利用外资需的配套资金要作宏观的统筹安排。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资金来源:一是提高外商投资的比重,特别是那些利用我们的资源和市场的项目;中方提供的厂房、土地、设备和技术要合理地折价入股,不能免费提供;督促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双方依照合同规定按期入资。还要发展新的外商投资方式,如股份制、土地成片开发经营等等。二是项目投资总额中应包括流动资金、风险及不可预见资金部分,各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三是搞活资金融通,可以通过融资机构贷款投入解决;还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内部集资来筹集解决。各专业银行对外商投资的贷款,既要严格把关,又要积极给予支持,好的项目要确保贷款的落实。各部门在资金融通上要互相支持、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