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沿海文化长廊。在原来的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四个县(市)共四百三十一公里的长廊基础上,再把上思县、防城港区、合浦县、北海市包括进去,全长七百六十公里。这条长廊位于我区沿海开放地带,面向东南亚,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它应具有开放区文化的特征,成为经贸文化、科技文化的示范带,展示海港文化、海滩文化和南珠文化的风情。
三、西江流域文化长廊。从贵港市起经桂平、平南、藤县、苍梧抵达梧州市,有三百一十八公里水程。这条长廊要以内河重点开放口岸梧州市为龙头,利用延伸广东的西江经济走廊的优势,借助较发达的经济带动文化的起飞,参与经济集团开发,给整个流域商品经济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共建经济文化长廊,展现开放型经贸商业文化特色。
四、桂中民族文化长廊。以广西工业城市柳州市为龙头,分别向柳江、宜山、河池、南丹和柳城、融安、罗城回环延伸,全长六百二十六公里。它要突出民族文化民间风情文化系列特色(如宜山、罗城的歌圩文化,河池的铜鼓文化,融安的山歌、滨江文化,南丹的板鞋文化,三江侗族的风雨桥、鼓楼文化,融水苗族的斗马、芦笙文化,等等),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和企业文化。
五、桂北旅游文化长廊。以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桂林市为中心,着重建设阳朔、桂林、灵川、兴安、龙胜、资源这一地段较高档次的旅游文化长廊,在全长二百七十九公里的廊带内,荟萃桂林山水、漓江风光、阳朔景色、花坪胜景,展示现代都市文化与乡村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综合型文化特色,拓宽旅游文化国际市场,建立全区对外文化实业开发中心,促进多边文化交流。
六、桂东南文化长廊。从搏白县起经陆川、玉林、北流、容县到达岑溪县共二百一十八公里,这是广西腹地正在崛起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带。应着重发展高层次的经济文化,建立乡镇图书馆示范区,使图书馆文化渗透到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形成以科技文化为先导的知识密集地带。
七、柳州--梧州国道文化长廊。全长四百七十六公里,从柳州市起经鹿寨、荔埔、平乐、钟山、富川、贺县直抵梧州市。长廊上所有县城和大多数乡镇文化设施早以达标,文化事业建设整体平衡发展,应建成一条起点较高、体现文化多功能综合效应的示范性文化长廊。
八、桂西南文化长廊。全长一百八十公里,包括邕宁、扶绥、崇左三个县。这是一条具有浓郁西南民族风情文化特色而又通过友谊关连接中越千里边境文化长廊的重要公路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