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工业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定
(湘政发〔1983〕101号 1983年12月7日)
近几年来,我省工交战线认真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发展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产品结构落后,花色品种少,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产品标准低、能耗高、性能差的问题很突出,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开创发展品种、提高质量的新局面,特作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切实把发展品种、提高质量摆在工业生产的首要地位
长期以来,在我省工业生产的指导思想上,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片面追求产值产量、忽视品种质量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清理“左’的影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端正指导思想,真正把品种、质量摆在工业生产的首要地位。质量不好,品种不适销对路,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就无法生存,“翻两番’和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工交各级主管部门和所有企业都要把发展品种、提高质量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加强质量管理机构,坚决纠正对品种、质量无人负责或敷衍应付的状况。
二、制订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目标管理
在稳定提高现有国家优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到1985年,全省要新创国家优质产品四十项左右。除保持湘绣、烟花、锑白等传统名牌外,要围绕发展我省优势,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开展深度加工,满足人民需要等重点,在苎麻纺织品、日用陶瓷、皮革制品、家俱、食品、电池、硬质合金、电瓷、水泵、拉床和炼油催化剂等产品方面,创出不少于二十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每年要有一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的新产品形成生产能力。
各部门、各地市要认真编制创优工作的具体规划和产品的质量升级计划。把评优创优工作的重点,从“评”转到“创”上来,建立优质产品产值率指标,并列入计划考核。紧紧抓住“上水平’这个关键环节,所有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主要产品,必须瞄准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制订赶超目标。省经委每年要抓好五十至一百项重点产品的试制和创优,各行业、各地市都应围绕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为加快产品更新和质量升级积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