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长沙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长沙,全方位开放长沙,大规模建设长沙,严标准治理长沙”的指导思想,按“三、二、一”产业结构序列进行建设,把长沙建成科教先进、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开放型省会城市。优先发展商品流通、交通运输、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商品流通、交通运输、科技教育、资金融通、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狠抓“河西一个片,沿江一条带,防洪道堤,通好一个圈”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发基础性、先导性和智力性服务业,推进产业高级化进程,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发展第二产业,贯彻实施抓大放小、扶优扶强战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组建湖南电子集团、中意集团、银河高科技集团等3个年产值达100亿元和光阳摩托车集团、威胜电子集团、远大集团等4个年产值过50亿元以及“旺旺”食品集团等年产值过10亿元的20个企业集团,通过集团发展战略,重组长沙工业发展的新格局。农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名优产品、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岳阳市。岳阳要抓住长江开放开发的大机遇,以开放活港为主线,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建成现代化沿江港口城市。“九五”期间,产业结构要逐步向以“三、二、一”为序的方向转换。第三产业要以活港兴贸为主线,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大交通优势,建成接纳东西、吞吐南北的区域物流中心。工业要积极开发大耗水、大运量等大进大出的工业项目,构筑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的产业格局。立足现有基础,着力发展重化学工业和造纸工业,建成湖南乃至长江流域的石化基地和优质纸生产基地。农业要以稳定粮棉、主攻养殖、培植拳头、精深加工为目标,形成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株洲市。株洲要由较单一的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重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为基本特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联结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这一大交通枢纽中心的作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培育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汽车配件和生产要素4大市场,以大交通促进大市场建设,以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建成中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和重要商业都市。工业发展要抓住改革先行的机遇,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的综合配套改革,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使国有企业顺畅地步入市场,巩固发挥大产业支柱优势。着力抓好产品前景好、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10个骨干企业的扩建改造和100个名牌产品的“百十争雄”工程,使之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效益上台阶,促进工业整体素质和整体效益的升位提档。农业要实施“强农增收”战略,建立和配套完善商品粮、草食牲畜、家禽养殖及其加工的效益型农业。
湘潭市。湘潭要实施强工富市战略,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发展。每年要推出一批好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行外资嫁接,把一批效益差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破产等方式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通过改造改组,使工业企业创名牌、达规模、上水平、出效益。积极培育发展电线电缆、工程机械、微型汽车、钢铁、聚酯切片和建材等6大生产基地,壮大10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培育20个年产值过亿的拳头产品,形成集团化经营、规模化效益。第三产业要培育发展以布市、纺织品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工业企业后勤服务社会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业。农业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以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手段,实现传统农业向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和农业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
衡阳市。衡阳要实施“开放带动,资源转换”战略,实现由资源大市场向经济强市跨越。工业要立足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通过技术改造和外资嫁接以及现有存量资产的重组、联合,通过增量优化存量,下大力气治理小、散、差、形成大、高、优。努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无缝钢管、盐化工生产基地,使衡阳工业形成“精深轻工、高效重工”的格局。农业要面向市场,以开发兴农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湘南农业综合开发和丘岗地开发为重点,建设湘南粮仓。第三产业要按照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中心和湘南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大市场建设步伐,搞活流通,促进农副产品及工业产品的畅通,形成湘南乃至华南的物资集散地和流转中心。
郴州市。郴州的发展思路是“开放对接,加快发展”。要通过大开放,求得大发展,通过与广东的对接、与华南经济圈的融合壮大经济实力,把郴州建成开放先行、实力强劲的“南大门”。要突出发展工业,增强经济实力。要围绕资源转换狠抓加工增值工程,培育发展以粮食加工城为基地的食品工业、有特色的烟草工业、以有色金属采选加工为主的冶金工业和有基础的建材工业,形成支柱,带动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南大门”的区位优势,放手发展外向型经济,抓住港澳地区和广东的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创办“三来一补”基地,真正实现与广东和港澳的对接。农业的发展要有新观念,要跳出农业来抓农业,走以工建农、以工活农的路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来发展农业。要面向广东和港澳,成为华南经济圈农副产品供应的后方基地,努力建设大郊区,拓展大市场,发展大产业。第三产业要以搞活流通为主线,充分发挥临近港澳和广东的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湘粤经济交流的物资集散地和枢纽中心。
五、主要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