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主要是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九五”前两年着重抓好益阳市、湘潭市、芷江县试点,后三年全面推开。农村要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完善和发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3、失业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全部职工,并由国家、集体、个人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失业保险体系。改善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结构,保证绝大部分基金用于失业救济。尽快制定全省的失业保险办法。建立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生产自救的再就业机制。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逐步对社会保障分线运行实行并轨。把行业统筹转向社会统筹;根据政事分开的原则,建立不依附于行政主管部门、独立经营的法定社会保险基金经办实体,将各项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管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监督机制,确保各项社会保障措施顺利实施。
5、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996年内,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大租金改革力度,到本世纪末,使职工住房租金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5%;积极稳妥出集公有住房,规范价格折扣和产权管理,逐步推行按收入线解决住房的办法;鼓励职工集资合作建房,认真组织实施安居工程,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积极推进企业房改,逐步把由企业直接建房、实物分配住房的方式,转变为住房资金理入工资、住房需求由社会提供的办法;加快发展住房金融和多种形式的物业管理,为住房建设、消费和管理提供全面服务。
6、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工资形成机制,逐步完善适合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度收入。继续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规范征收个人所得税及开征其它税种等,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
(七)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动力,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
1、继续改革和完善外贸管理体制。坚持统一政策、平等竞争、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通过合资、参股、联营、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加强贸工、贸农、贸商结合,积极兴办实业和出口基地,发展以产业为依托、内外贸兼营的商贸集团;按照国际经济通行规则,逐步建立规范的外贸体制;改变以创汇为主要考核依据的分配办法,实行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出口创汇结汇制度,扩大企业自营出口的自主权。
2、改革进出口管理体制。按照国家规定,有计划地减少行政性审批,逐步把进出口计划管理改为配额、许可证管理,实行配额有偿招标、拍卖办法;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措施,鼓励生产企业扩大出口;建立出口信贷担保制度和外贸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充分发挥进出口商会的作用,维护进出口经营的正常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