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在本世纪内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总体要求,将扶持残疾人脱贫和保障特困残疾人基本需求列入工作议程,加强领导,落实经费,针对残疾人特点,统筹实施。
2、设立康复扶贫贷款,专项开展残疾人扶贫。
--积极争取和合理使用国家投放的康复扶贫贷款,多渠道筹集省康复扶贫资金。使用国家康复扶贫贷款和省康复扶贫资金的地区,按规定安排相应资金配套使用。
--康复扶贫贷款主要用于扶持覆盖面广、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直接解决或带动残疾人脱贫的项目。贷款项目由省农业发展银行会同省残联在地、县级残联申报的康复扶贫贷款项目计划中择优审定。
--康复扶贫贷款,由省农业发展银行依据《康复扶贫贷款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3、采取多种形式,扶持残疾人脱贫。
--各级政府制定、实施对残疾人的扶助规定和办法,切实减轻贫困残疾人的社会负担,为残疾人脱贫创造条件。
--广泛开展“帮、包、扶、带”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帮助残疾人脱贫。
--依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实行专项补助办法,保障特困残疾人基本生活。
--城镇实行专项补助。已经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方,要将特困残疾人生活保障纳人其中,暂未实行的地方,当地政府应视情况按月给特困残疾人一定补助。
--农村实行统筹扶助。以“集体经济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筹集资金和实物,定期发给特困残疾人。
5、属于“三无”救济或“五保”对象的城乡残疾人,继续由地方民政等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救济和供养工作。
(五)盲人按摩
按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疗、保健方法。盲人触觉灵敏、注意力集中,适宜从事按摩。我省盲人按摩事业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摩尤其是保健按摩的社会需求迅速增加,为盲人服务于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任务目标:
--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950名,培养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00名,使盲人按摩人员达到1400名左右。
--建立按摩指导服务网络,实施行业管理,多渠道、多层次地为盲人按摩人员提供从业岗位,形成规范的、具有特色的按摩医疗保健业。
主要措施:
1、实行规范化管理,政府和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盲人按摩机构管理办法和保健按摩人员及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聘任实施办法,加强管理,给予支持;建立、完善盲人按摩行业管理服务网络,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各地州市盲人按摩技术指导机构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按摩进行行业指导和服务。
2、实行中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以实用性保健按摩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地培训和培养盲人按摩人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再积极培养按摩师资和医疗按摩骨干人员;依托盲校、按摩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培训保健按摩人员。
3、鼓励各地建立盲人按摩院所,扶持盲人按摩人员集体开业、个体从业,相关服务行业和单位、医疗机构的按摩科室在同等技术水平条件下要优先安排盲人按摩人员就业。
(六)文化生活
任务目标:
--公共文化机构要努力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场所要积极创造条件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特别服务,公共文化活动广泛吸收残疾人参与。同时,为适应残疾人特点和特殊需要,开辟专门活动场所,举办专项文化娱乐活动,出版特殊文化产品,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