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残疾人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举办了4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取得了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参赛人数、奖牌总数、破世界纪录和总分4个第一的突出成绩。我省残疾人文艺在全国亦颇有影响。
法制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
《残疾人保障法》)得到广泛宣传和贯彻,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增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湖南省实施
〈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已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全省各地州市和大部分县、市、部分乡镇制定了扶助残疾人的规定;部分县市人大常委会对执行
《残疾人保障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社会环境 建立了省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公共传播媒介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反映残疾人生活。省和部分地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残疾人专题节目。创办了《湖南残疾人》杂志。开展了3届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全国和省“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巡回报告演出团在11个地市报告演出30多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三湘四水产生强烈共鸣。中国残联、省残联和有关部门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到全省100多个县市宣传
《残疾人保障法》,走访慰问残疾人,残疾人事业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建家做友”、“一帮一,送温暖”、“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等活动,扶残助残蔚然成风。残疾人更加自强不息,社会更加理解、关心残疾人。
二、“九五”计划纲要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九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在本世纪内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与精神环境。
总目标:
--残疾人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残疾人普遍开展康复训练,同时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20万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城市达到80%左右,农村达到65%左右,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
--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左右;
--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
--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条件改善、能力增强;
--系统开展残疾预防,努力减少残疾发生。
指导原则:
--实行“讲求实效、打好基础,体现特色”的发展方针。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并根据我省实际,优先解决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重点实施受益面广、见效快、效益好、有特色的项目。同时,完善残疾人事业体系,加强基础建设,稳定增强服务能力。
--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类指导、带动全盘”的工作方法。康复以适应面广、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社区、家庭训练为重点;就业以分散按比例安排为重点;教育以义务教育、职业培训为重点;社会保障以解困和扶贫为重点;环境条件以增进理解、友爱互助为重点;法制建设以执法和法律服务为重点。要下大力突破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解困和扶贫、残联组织建设(含劳动服务和用品用具服务网络)3个难点。同时,针对不同情况和区域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残疾人事业落后地区的工作,带动和促进全面工作的开展。 --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有关部门与残联各尽其责的工作体系。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加强领导。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加强综合协调,集中力量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将残疾人事业有关业务分别纳入本部门相关业务领域,统筹安排,兼顾特点,同步实施。残疾人联合会接受各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共同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