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资金运用效率低,盘活资金存量潜力。当前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一方面又存在资金大量沉淀,运营效率不高的问题。100户企业1995年末流动资金占用总额为95.8亿元,只有30%的资金能有效流动,27%流动不畅,43%基本上处于呆滞状态。流动资金流动不畅,直接影响资金运营效率,1995年100户企业资金周转次数为1.5次,比1994年减少了0.01次。其中资金周转次数低于1次的占25户,如果这25户企业的平均资金周转次数达到1次,则可盘活资金7.1亿元;若资金周转次数在1-1.5次的23户企业的周转次数达到1.5次,则可盘活资金7.2亿元;若100户企业的资金周转次数都达到1.5次以上,可盘活资金24.9亿元,年节约利息支出在2,5亿元以上。
4.富余人员多,减人增效潜力大。1995年末,100户企业职工总人数为22.86万人,富余人员达5.7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4;另外,招收城镇和农村土地协议工1.87万人、使用临时工3.43万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15%、新增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安置转业军人,以上三部分人员1995年支付工资、福利费用7.84亿元。
5.生产开工严重不足,结构调整潜力大。100户企业1995年的开工率只有68%,有32%的生产能力放空,约41.8亿元的固定资产闲置,仅折旧一项就使企业增加固定费用支出2.8亿元。32%的生产能力闲置,主要是部分产品市场饱和,不适销对路或技术含量低,质量差,无市场竞争力。
6、企业负担重,减负增效潜力大。企业负担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使经济效益大量转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债务负担重。100户企业总负债为141.4亿元,其中欠银行贷款120.6亿元,实际支付的利息是当实现利润的5.5倍,占工业增加值的22.15%。二是社会负担重。1995年末100户企业自办各类子弟学校76所,在校学生3.78万人,教职工3600人,支付办学经费5741万元;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职工医院或医务所,有病床2486张,支付医疗费7165万元;离退休职工51570人,是在职职工的22.55%,支付费用达3.35亿元。三是税外费名目繁多。1995年100户企业各种税外费项目64项,金额为4589.75万元,人平200多元。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意见
调查表明,国有工业企业要真正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自主走向市场,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功夫下在管理上,抓好企业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进一步强化管理,针对当前企业管理现状,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企业管理的认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已经把加强企业管理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许多企业也亲身感受到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多数企业的经营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解决认识问题,一要破除“外因论”,克服那种认为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差,抓管理作用不大的片面认识,自觉主动地抓好企业管理。二要破除“条件论”,克服那种认为目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抓管理难到位的错误观点,,切实抓好企业管理。三要破除“机遇论”,克服那种认为企业赚钱不赚钱,管理好不好井不重要,关键是要市场机遇好和盼望国家放松银根的心理,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的立足点放在抓好企业管理上。四要破除“收权论”,克服那种认为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是干预企业自主权的抵触情绪,做到厂长垂范,从严治厂。在企业内宋全面建立起监督和制约机制。只要企业经营者认识提高了,抓好企业管理就有了领导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