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可低估。一是灾后恢复和灾民生活安排难度大;二是资金与生产、建设还形不成良性循环;三是部分工、商和外贸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下岗待业人员有增减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1997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调控目标
1997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这一年的经济工作,对于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胜利召开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1997年我省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控制物价涨幅,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1997年计划安排要切实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稳中求进。在努力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宏观环境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要抓住时机搞活微观经济;在农业得到较好收成的情况下,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农业;在物价涨幅回落较大的情况下,要继续加强物价调控和监管;在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要紧紧围绕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结构调整。在继续搞好供需总量平衡的同时,集中力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把工作的着力点切实转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上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努力形成特色经济,重点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下功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决制止“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
(三)坚持开放带动。对外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实施外经、外贸、外资的全方位开放带动战略,是走向强省之路的迫切需要。要努力提高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通过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四)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必须坚持下去,特别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硬件建设,都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重点意识,避免互相攀比、力量分散,分清轻重缓急,坚持量力而行,大力压缩非生产性、重复性和一般性建设,扎扎实实在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集中力量抓一批后劲强、效益好、带动大的支撑项目,为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计划生育、国土管理、环境保护三项基本国策,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综合各方面因素,经过平衡测算,1997年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增长率10%;
全社会零售物价涨幅控制在6%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率27%;
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划中央“两税”增长10%;
外贸进出口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扣除物价实际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实际增长6%;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
三、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为实现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