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汽车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加快我省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失效]

  三是综合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在东风汽车公司的带动下,湖北汽车已呈全方位、宽系列发展。东风汽车公司,已形成7种基本车型、87种变型车、300多种改装车和4个系列发动机,年生产能力达到18万辆的生产体系;神龙公司现已形成7.5万辆轿车能力;万通生产能力达到2万辆;三江集团专用车、轻型车生产已达3万辆以上;省汽车集团也已形成2万辆专、特汽车生产能力。为中、重卡车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体系已经建立;轿车、轻型车、微型车、专用车、特种车配套生产体系也已启动,已经成为全国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四是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东风公司轻型车项目部分建成投产,神龙公司轿车一期能力初步形成,改变了湖北汽车“缺轿少轻”的局面;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步伐也明显加快,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汽车产业结构趋同,产品单一,无序竞争,无章发展,企业小、散,活力不强等矛盾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品种单一,结构趋同,同市竞争的问题严重。整车没有突破中卡为主的格局,轻、轿起步晚,市场拓展十分艰难。改装车主要集中在自卸车、半挂车、油罐车、厢式运输车等四种车型上。零部件产品同构、市场同一的问题更为突出。全省475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与轻型车、轿车配套的企业不到20%,80%以上的企业挤在中、重卡车配套市场。这种重复趋同的趋势,仍有发展蔓延之势。
  2、轻、轿开发起步较晚,未能及时跟上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我省轿车投入市场比上海“桑塔纳”晚10年,比一汽奥迪晚5年;轻型车投入市场比沈阳金杯、江西江铃分别晚15年和7年;微型车在我省刚刚起步;特种车、专用车,我省起步虽然较早,但未达到应有档次与批量,市场占有份额一直不高。由于轻、轿开发滞后,制约了我省汽车工业的发展。
  3、企业生产规模趋“小”,没有形成集约发展优势。10家整车生产企业,除东风、神龙外,去年户平产车仅为1000辆;70家改装车厂,去年共生产改装车2.5万辆,户平只有350辆,其中产量在100辆以下的企业21家,占30%,有12家企业产量在20辆以下。475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固定资产在200万元以下的170家,占31.7%。
  4、企业经营效益差,在全国的地位急速后移和跌落。从总量上看,湖北的汽车在全国拥有一定地位。但近几年经营效益同国内汽车生产大省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地位开始跌落。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