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断探索多种企业经营形式,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重点推广了武汉市“五个一批”搞活大中型企业和蕲春县“八个推进”搞好县办工业的做法。去年新增股份制企业947家,使全省股份制企业达到1600多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463家,有限责任公司1200多家。约有两万户中小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实行了股份合作制,总股本达到30多亿元。全省实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的企业达2600多家,租赁者带资额达2.6亿元,启动原企业资产40多亿元,安置原企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好转。
(五)企业解困和破产试点工作迈开了步子,为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新的条件。针对全省企业亏损面广、亏损额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多的情况,省政府于7月中旬组织省直有关部门的同志,赴上海就国有企业解困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去年底,省政府已正式批转了我委关于解困工作的19条政策措施和45户解困试点企业名单,各地已开始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对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加大了企业破产实施力度。去年全省共受理破产案件122件,结案46件;自1990年以来,累计受理破产案件264件,结案111件。武汉市到目前为止,市法院共受理企业破产38家,涉及总资产近3亿元,总债务6.3亿元,职工1.98万人;其中已有10户企业破产结案,其余正进入法律程序。黄冈地区也有10户企业依法破产,另有12户企业进入破产程序。
(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与强化企业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了“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在以改革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全省95%以上企业实行了合同化管理或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内部管理机构根据高效原则进行了精简,63个县市实行了弹性工资计划,以岗位技能工资和计件工资为主的分配形式已得到普遍推广。二是不少地市和部门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成效明显。孝感从建立管理示范企业入手,去年底树立了17户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和14户综合管理先进企业;宜昌开展以质量、消耗、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抓管理百日竞赛”活动;省冶金总公司在行业内部以现场会形式推广冶钢、鄂钢抓定置管理的经验;省石化厅在全行业内开展无泄漏工厂、清洁文明工厂、学吉化创先进单位的“三创”活动;省经委、企协通过评审、公布、推广一批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去年共评审124项成果,其中有两项分获国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三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苦练内功,依法从严治厂,使产品质量、消耗、安全、效益等经济指标有较大提高。四是加强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在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奖惩方面进行了探索。去年省经委会同省企业管理协会、省企业家协会,表彰了52名优秀企业家和52户先进企业,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争创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的热潮。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