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90年代湖北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规划纲要

  ——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政策,在省的权限范围内,排除对发展第三产业的不利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一齐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城乡集体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第三产业,采取独资或合资金多种形式兴办第三产业的经济实体。
  ——鼓励党政机关从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从事第三产业,重点充实信息、咨询业和各类要素市场、中介组织及监督服务机构,提倡党政机关富余人员在与机关脱钩的前提下兴办第三产业经济实体,从事经营活动;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兴办高新技术型的第三产业。
  ——鼓励第三产业企业单位进一步搞活经营,拓展服务面,积极采用经济手段兼并一些扭亏无望的工业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第三产业企业集团,在国家政策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从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深化改革,建立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
  ——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第三产业的新路子,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不流失的前提下,允许将国有中小型和三产业企业承包、租赁、拍卖给集体、个人及外商经营。努力深化第三产业企业股份制改革,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参与组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第三产业企业集团。
  ——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在近期内实现第三产业绝大多数单位由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单位向经营型单位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长期实行企业化经营的行业,要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规定,赋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长期实行事业化管理的行业,要区别情况,对其中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的部分继续实行事业化管理,公益性服务型事业全额预算单位要逐步向事业差额预算单位过渡;事业差额预算单位要逐步向自收自支单位过渡;事业自收自支单位要逐步向企业化管理过渡。逐步减少财政拨款。
  ——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搞好对内服务的同时,应面向社会实行有偿服务,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后勤服务机构发展成为独立经营的实体。同时,鼓励社会上的服务企业承揽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及事务性工作。
  (三)多渠道筹集第三产业发展资金
  ——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交通要道、省际通信干线、国家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旅游设施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努力搞好部省联合,及时解决第三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积极发行债券、股票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积极稳妥地搞好第三产业企业股票发行试点工作,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和品种等多种方式向社会筹集第三产业重点建设资金。
  ——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外商独资、合资、合作兴办旅游饭店、广告经营、文化娱乐和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允许外商投资兴办运输业和商业零售业,以及教育、卫生、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
  ——建立第三产业引导资金和重点行业的发展基金制度,正确引导第三产业的投资方向,向深层次和高新技术领域倾斜,增强第三产业的自我发展和先导行业超前发展的能力。
  (四)采用多种经济手段引导、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坚决执行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从我省实际出发,对重点鼓励发展的新开办的第三产业企业,在投资、信贷、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对基础性、先导性行业,由计委、财政和有关金融部门支持建立发展基金,并通过基金有偿使用,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