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90年代湖北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规划纲要

  二、湖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机遇和环境
  通过与世界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的相应发育阶段对比分析,湖北省经济发展已经开始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同时,受第二产业高速增长的拉动,第三产业也较快增长。但从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已经滞后于工业化的进展程度。湖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步伐,以工业化进程为依托,共创湖北省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的经济繁荣。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这一历史时期中,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好的机遇和优越的环境。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湖北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为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使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90年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90年代的一项主要任务,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创造了宏观环境。
  (二)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为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湖北省在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启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武汉、黄石、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对外轮开放,使湖北省具有了内陆首家最富潜力的外贸码头,为湖北省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三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湖北省对外开放的权限逐步扩大,国外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等大量被引进,湖北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加快,为加快发展湖北第三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以武汉市向国际大都市迈进为契机启动全省城乡经济腾飞,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武汉市有“九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水陆贯通,区位优势明显;以武汉为中心北至北京、天津,南至广州、深圳,东至上海、杭州,西至成都、西安,均在1200公里的范围内,焦枝、京广和京九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在武汉以汉丹、武大、武麻支线联接,以天河机场为中心的国际、国内、省内航线相互交织,沪蓉和京珠高等级公路和107、316等四条国道以及宜黄公路连接省际大中城市,长江、汉江航运横贯全省和鄂西北,形成通江达海的运输网络,京汉广中同轴电缆与宁汉渝光缆交汇于此,是全国电话通信中心和十大邮运枢纽之一,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集中,知识、人才密集;商业历史悠久,商业基础雄厚的“得天独厚”“得水独厚”和“人杰地灵”的独特区位环境。在武汉市为龙头的带动下,辐射全省城乡,围绕武钢双千万吨钢改造工程、二汽百万辆汽车工程和荆沙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等大型项目的兴建,将极大地刺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三、湖北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
  (一)总体目标
  90年代我省第三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第三产业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社会劳动者人数中的比重。初步设想:90年代,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1.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1.3%上升为38%,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992年的22.19%提高到28%以上。
  (二)发展重点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90年代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二是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主要是科学研究事业、信息咨询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三是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四是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主要是商业、物资供销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