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鼓励集体和个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
  第十六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设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导下,受理自治州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工作。其职责是:
  (一)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参加省区域试验品种(系);
  (二)接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品种审定工作,并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编号、登记,由自治州农业主管部门发布。
  第十七条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自治州农业事业费预算。
  第十八条 报审新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二至三年的区域试验和一至二年的生产示范结果(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可以交叉进行,但全过程不得少于三年);
  报审引进的品种,应有不少于二年的生产试验结果。
  (二)主要遗传性状稳定;
  (三)产量高于当地同类作物主要推广品种的百分之五以上,或产量与同类作物主要推广品种相当,但在品质、成熟期、抗病(虫)性、抗逆性上有一项性状表现突出;
  (四)经济价值高。
  第十九条 报审品种,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选育(引进)经过报告;
  (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报告;
  (三)栽培技术要点;
  (四)抗病(虫)性鉴定;
  (五)品质分析报告;
  (六)植株及籽粒照片。
  报审品种为杂交组合的,应当提供亲本资料及制种技术资料。
  第二十条 报审品种,由选育(引进)单位或个人向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提出申请,并附齐本条例第十九条所列的资料。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审定工作。
  第二十一条 未经审定或审定未通过的农作物品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宣传、生产、经营、推广和报奖。
  第二十二条 中间试验结果优良的新组合、新品系,可由选育(引进)单位会同种子专业公司进行少量的制种或原种生产,开展生产示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