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洛阳市《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89修正)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向外国人提供未发表的文物照片。
  外国人在非开放区和考古发掘现场拍摄文物,须经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带领外国人进入非开放的文物单位和考古发掘现场。
  拍摄文物,应严格遵守保护文物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国外有关机构和个人与我国合作出版文物书刊、拍摄文物专题电影、电视或录像,应事先提出出版、拍摄计划以及权益分配办法,并经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拍摄时,不许超越原批准计划规定的范围。
  第四十条 国内外电影、电视摄制单位,除经批准拍摄文物专题电影、电视外,不得在文物保护区内进行其它拍摄活动。如必须借用文物场景时,须经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省或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按有关规定交纳费用。
  严禁把文物作为拍摄电影、电视的道具。

第八章 文物出境

  第四十一条 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国务院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出国展览的文物,在未签订包括保险条款在内的展览协议以前不准起运展品。
  第四十二条 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邮寄文物出境,必须经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鉴定。经鉴定可以出境的文物,应钤盖火漆印章并发给出口许可凭证。不能出境的文物,市文物部门可以征购。

第九章 奖励与惩罚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
  (一)认真执行文物法律、法规、政策,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
  (二)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做坚决斗争的;
  (三)将个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的;
  (四)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
  (五)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上有重要发明创造或其它重要贡献的;
  (六)在文物面临破坏危险时,抢救文物有功的;
  (七)长期从事文物工作有显著成绩的;
  (八)在文物拣选、征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
  (九)在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中有重大发现的;
  (十)在从事文物的安全保卫、查缉走私和打击非法经营文物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罚:
  (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交国家的,由公安部门给予罚款或者警告,并追缴非法所得的文物;
  (二)未经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私自经营文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并可没收其非法所得或追缴非法经营的文物;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