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第六条 自然保护区面积和区域界线的划定,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证保护对象所必需的最适宜范围;
  (二)保证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兼顾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第七条 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由省林业厅提出区划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地方自然保护区由省林业厅会同所在的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提出区划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自然保护区的解除和范围调整,以及改变自然保护区隶属关系,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

  第九条 经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明确划定其面积和区界后,必须设置永久性标志,由当地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发给林权证书。对拥有国家、集体两种土地所有制关系的自然保护区,核发林权证书时,原土地所有权不变,由发证机关统一填发,按《办法》和本细则实行管理。
  第十条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其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办法》和本细则,开展保护自然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组织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土壤、气象、生态等科学考察,探索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途径;
  (三)对珍稀动物进行生态观察、研究以及引种、驯化,保护和发展珍稀动、植物资源;
  (四)负责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编制的配备,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和行政隶属关系报请同级编制部门或人民政府审批;其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按现行计划、财政体制办理。
  第十一条 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应分别划分为核心区、实验区进行管理:
  (一)核心区只供进行观测研究,不得进行其它任何活动;
  (二)实验区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和驯化培育珍稀动、植物等活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