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

  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积极兴办为残疾人服务的福利设施,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组织、指导村、居委会开展扶残助残活动。
  第七条 市和各区、市残疾人联合会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开展残疾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残疾人协会,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第八条 残疾人事业经费来源:
  (一)政府拨款;
  (二)残疾人福利基金增值和以多种形式募集的资金;
  (三)国内外团体、个人捐助。
  残疾人联合会应加强对上述经费的管理,接受各级政府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 福利企业事业单位残疾人组织,可按本单位在职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0.5%-0.8%提取活动经费,企业单位从企业管理费中列支,事业单位从事业费中列支。
  有残疾人组织的非福利企业事业单位应为残疾人组织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
  第十条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残疾人和扶残助残、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或个人。
  第十一条 市设立康复医疗中心;各区、市设立康复医疗点,对残疾人实施康复医疗。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应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社区康复站,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各区、市应设置学龄前聋童语言训练班,对学龄前聋童实行语言康复训练。凡达到规定标准的聋童,普通小学应予接收。
  
  残疾人购置必备的专用辅助器械费用,所在单位应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国家确定的康复医疗范围内,残疾人为恢复或补偿功能,进行医疗康复所支付的医疗费用,属公费医疗、劳保医疗或参加合作医疗的,按规定由公费或合作医疗负担;不属此范围的,由本人或亲属负担;对确属贫困的残疾人,由本人提出申请,当地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酌情给予补助。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残疾少年、儿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各乡、镇和街道负责动员帮助残疾少年、儿童按时进入学校学习。
  市盲校对全市盲童实施盲教育。市和各区、市聋哑学校对所在地聋童实施聋教育。各区、市设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各乡、镇设弱智儿童辅读班;农村学区小学要开办随班就读,对弱智儿童实施弱智教育。
  各中、小学校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