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我们对实行科学饲养的重要性认识迟,抓得晚,致使我省饲料工业发展极其缓慢。到一九八二年底,全国粮食部门已生产配合饲料六十四亿多斤,而我省只生产了五千六百二十万斤,还不到全国的百分之一;全国粮食部门年班生产能力达到二百五十七万吨,而我省只有六万六千吨,仅占全国的百分之二点六。和饲料工业发展较快的江苏、浙江、四川、北京等省市相比,差距就更大了。致使畜牧业仍然处于有啥喂啥的落后饲养状况。我省饲料工业不仅规模小,产量低,而且加工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远不适应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必须迅速加以改变。
(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和全国饲料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发展饲料工业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挥特长,综合利用;要城市、农村并举,国营、集体、专业户多种形式,而以农村为主,集体为主,集资联营为主;饲料厂的规模,要大中小结合,以中小型为主;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发展,不能按行政区划平均布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快一点。设想到一九八五年,全省饲料加工能力达到一百五十万吨左右,满足社会需要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发展饲料工业,既有投资建厂的过程,又有宣传和推广使用的过程。因此,近期要积极、稳步地发展,不宜把摊子铺得过大。“六五”期间,重点在粮食系统建设饲料加工厂,今年已安排建设年班产能力二千吨到五千吨的厂子四十五处,要保证把这些厂子建好,发挥效益,明、后年视条件再安排一批。争取再有三、五年的时间,能够做到粮食系统掌握的饲料资源基本上加工成配合饲料供应群众,起到提高技术,促进科研,总结经验,典型示范,推动全局的作用。有条件的公社,也可采取社办或社队联办的形式,自筹资金,建设一批小型的饲料加工厂。省里着重建设饲料添加剂厂、预混合饲料厂、浓缩饲料厂和大型配合饲料厂,省级有关部门对此要立即着手调查,提出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各地主要是建设中小型配合饲料厂。
建设饲料加工厂需要的投资,要实行以自筹为主的方针。采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地方、部门、集体自筹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加以解决。县以上粮食系统办饲料加工厂需要的投资,除商业部投资外,省财政从一九八三年起,今后三年每年拨三百五十万元,建立发展饲料加工基金,周转使用;粮食系统自筹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筹解决。社办饲料加工厂需要的投资,主要靠社队自筹解决,确有困难的,可由银行以低息贷款给予补助。办饲料加工厂采取国营、国家和集体联营、集体经营等多种形式,但必须以集体形式为主。国营和联营的饲料加工厂需要的工人,首先从内部调剂,不足部分一般采用合同工。
建设饲料加工厂,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县以上各级办的厂子必须按系统逐级呈报审批,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社办饲料加工厂由省社队企业局统一计划安排。要十分注意经济效益,饲料加工厂的投资、设备、材料、原料、技术等一定要落实,建一个成一个,缩短建设周期,不搞半拉子工程。为了节省投资和建筑用地,各地在规划建厂时,要充分利用关、停、并、转的厂子加以改建。凡利用关、停、并、转企业改建的,其原有企业的财产要进行清理,按帐面价值作为国营、集体联办饲料加工厂的国家投资部分;原有企业的债权、债务,由新办饲料加工厂交接后继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