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关于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山东省
第三产业“八五”及十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1992年11月30日 鲁政发〔1992〕145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编制了《山东省第三产业“八五”及十年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各业务主管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划,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组织推动工作。
山东省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把我省第三产业搞上去,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继续破除“左”的思想、旧的传统观念和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思想,树立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现代商品经济意识、社会化大生产意识,真正把第三产业作为增加社会财富的战略产业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树立第三产业是大产业、大系统、大服务的思想,开阔视野,拓展领域,实现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面振兴第三产业。一切着眼于发展,对现有政策规定要用足、用好、用活;对一切不利于发展的过时政策,要清理废除;对没有明文规定的,要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敢闯、敢冒、敢试。凡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大力支持,尽快推广;对遇到困难的企业和经营者,要积极给予扶持;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帮助纠正,保护全社会兴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区域配置政策
(三)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层次发展。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第三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区域配置政策为:以教育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振兴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城市--城镇--农村各有侧重、梯次展开,形成布局合理、城乡沟通、行业齐全的发展格局。大中型城市,要在继续加强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价值高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娱乐等行业,使其逐步成为第三产业内部的重要支柱。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培植科技服务、律师事务、会计事务、设计事务等新兴服务实体,形成一批知识密集型行业。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一批全省性的各具特色、实力雄厚、辐射力强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通讯中心、信息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带动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中小城镇要充分发挥联结大中城市与广阔农村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沟通和加强城乡联系,优先发展投入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商业、饮食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加快交通、邮电、科技、教育和公用事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要积极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引导农村新增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服务实体,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纳入现代商品经济轨道,架起小生产通往大市场的桥梁。积极兴办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三产业发展机制
(五)以产业化为方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根据第三产业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实行企业化、半企业化和事业化等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实现第三产业由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交通、通信、金融、保险、商业、物资、供销、仓储、饮食服务、修理、租赁、房地产、旅游、娱乐、技术开发等行业,实行企业化经营,全面推向市场,并享有《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的各种权力和责任,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广播电视等行业,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对核定事业费部分,由财政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对实行企业化经营的部分,完全推入市场;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企业化经营的成分,逐步减少财政事业费支出,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普通教育、环境保护等行业,继续实行事业化经营,同时也要放宽政策,走以事业养事业的路子。
(六)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兴办第三产业。实行国家、集体、私营、个体、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和所有制界限,所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都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兴办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小型国有企业,特别是商业、居民服务性行业中的小型国有企业,可以向集体、个人出租和出售。放手让私营企业和个人兴办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支持城镇待业人员、企业富余人员自筹资金,兴办第三产业。交通、通信、金融、保险、外贸、房地产等主要由国家办的行业,要引入市场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鼓励大型企业、企业集团、集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兴办。
(七)积极推行股份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尽快全面推开。采取企业内部职工持股、法人持股、国家持股、社会公众持股、外商持股等多种形式,率先在第三产业经营性行业推行股份制。可先采取股权证的办法,逐步过渡到上市交易。集体企业,特别是乡镇第三产业企业普遍实行股份合作制。选择一批有实力的大中型国营企业,异地发行股票。对于联合投资新建和改、扩建的第三产业企业,以及新组建的企业集团和企业联合体,要积极推行股份制;交通、通信等垄断性较强的第三产业行业,在保持公有资产达到控股规模的前提下,加快股份制试点,并逐步推广。下放股份制企业审批和管理权限,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地和县审批。鼓励企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兼并联合,被兼并工业企业转入第三产业的,在资产转让、债务清理、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国营企业兼并国营企业的,被兼并企业的资产无偿划转,债务由兼并企业负担;被兼并企业从赢利时起,3年免征、两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被兼并企业原所欠银行债务,经银行批准,实行3年停息、两年减半收息。以大型第三产业企业为龙头,组建企业集团,推进集团化、国际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