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财务管理与盈亏
(一)与总公司财务脱钩的各外(工)贸分公司,财务一律通过省外贸局统一承包与省财政挂钩。省外贸局行使财务管理、盈亏缴拨、综合运筹、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具体管理职能,对省政府负责。各承包单位的年度财务预决算,经省外贸局汇总后,由省财政厅审批。
(二)根据国家核定给我省的出口计划和出口补贴基数以及调整、优化我省出口商品结构的要求,由省外贸局对承担出口创汇任务的外(工)贸公司、出口生产企业、企业集团分别核定补贴基数,实行补贴包干,超亏不补,减亏留用;经营盈利出口商品的企业,核定每美元上缴利润定额,增盈留用,减利自负。
(三)各承包单位的年终利润,按规定上缴30%的风险基金后,其余部分全部留给企业。其中:40%作为企业生产发展基金;其他分别作为职工奖励基金、福利基金和企业经理基金。以上各项基金均由企业自行支配。
(四)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超基数出口由省外贸局和省财政厅根据各外(工)贸公司和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的情况,核定每年超基数出口换汇控制成本。各出口企业在控制成本内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自主运筹经营。
(五)下放地方的外(工)贸公司,财务与其总公司脱钩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由原企业继续使用。债权、债务按国务院文件规定办理。对一九八七年以前购进的高亏库存商品,各公司要按《规定》精神,抓紧与总公司联系进行易货贸易,年内要办理完毕。
(六)对一九八七年底以前各总公司欠拨我省分公司的亏损补贴和我省各外(工)贸公司超亏部分,仍由各分公司与其总公司清算。
(七)税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国发[1987]90号文件的规定,对出口商品全部退还各道环节税。
(八)各市地、各部门要尽力减轻外(工)贸公司和企业的社会负担,除国家统一规定的各类集资性基金外,任何地方、任何部门和企业不得向外(工)贸公司和企业进行地方性的社会集资。
五、计划与进出口管理
(一)全省对外贸易各项计划由省外贸局管理。全省所有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工贸企业、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三资”企业,均应按规定编制对外贸易年度及长远计划、出口商品品种计划、超基数出口计划,上报省外贸局,由省外贸局审查汇总,经省计委、经贸委、经委平衡,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上报国家计委和经贸部纳入国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