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97年,卫生事业与我省小康目标相适应;1998年以县为单位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基本达标,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到2000年,力争全省卫生事业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水平,一些指标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二)加快医院床位建设和卫生人才培养
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加快医院床位建设。1997年全省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达到2.6张;2000年达到3张(具体规划方案待省卫生厅与各地市协商后下达)。床位发展要与卫生事业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使床位发展与提高床位使用率、卫技人员培养和医院设施建设相结合,根据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以改建、扩建和发展专科医院为主,以发展县级医院为突破口,适当增加城市医院床位。
加快卫生人才培养步伐,力争现有大中专医学院校每年扩大招生600名,福建医学院莆田分院在校生要尽快达到1000人的规模;继续做好委托军队和外省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人才工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做好农村卫生人力开发。到1997年,力争全省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达3.39人,2000年达3.8人,全省有80%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水平。同时要加速培养跨世纪卫生技术队伍。全省培养10名年龄在50岁上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100名年龄在45岁以下,在各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建立10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领先医疗特色专业、10个卫生保健特色项目。每年有计划向基层、农村推广一批医学科技成果。
(三)明确发展农村卫生、搞好预防保健和振兴中医药三个重点。
农村卫生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对于如期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小康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卫生事业纳入小康工程统筹规划和实施,大力发展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1998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到2000年,农村改水受益人口率达92%以上,其中饮用自来水人口占70%,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0%,将农村医疗、预防和保健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努力搞好预防保健和中医中药事业。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新生儿破伤风,实现爱婴省目标;1998年全省县级以上卫生防疫站和药品检验所通过计量认证。到2000年,全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在今年基础上分别下降15%、15%和20%,以乡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率巩固在85%以上,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比今年下降15%,基本消灭麻风病、消除碘缺乏病,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3个、省级以上卫生城市11个、卫生县城20个、卫生乡镇100个;有40所中医院分级管理达标,通过充分论证,在现有省、地(市)两级有条件的中医院,各选择一所作为中医专科(专病)中心建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