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个重要方针之一,就是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既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转变增长方式不是人为地压低发展速度,不是速度越低越好。发展是硬道理,实现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寓于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之中,在扩大开放中提高对外经贸的质量和效益。吸引外商投资要扩大规模,加快步伐,要在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侨港台外都欢迎”的基础上,把重点转向资金密集、技术领先的项目上来,转向吸引跨国公司和大财团的投资上来,特别要争取通过利用外资,引进一批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改造现有大中型国有企业,推动企业的经济技术进步。国家级和省级高科技园区,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面向海外、面向全国,既要追踪世界技术革命新潮流,努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又要提供优惠条件,主动吸纳消化国内科研成果,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引导外贸企业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使外贸出口实现创汇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要通过扩大开放,推进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继续鼓励外商投资兴办科教事业,做好侨港台胞捐资办学的工作;积极引进国外智力,特别要发挥海外闽籍华侨、华人科学家的作用,通过他们引进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管理经验。
(十二)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开创闽台经贸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放宽台商投资领域,强化对台招商,扩大吸收台资规模。根据“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争取国家批准在台商投资区及闽东南地区设立台资零售业、台资银行、保险机构,并引进台湾远洋运输及仓储业。集中力量抓好台资重大项目的引进与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加强与尚未来我省投资的台湾百家大企业的联系,邀请他们来我省考察,主动赴台推介,增进双方的了解,增强他们来闽投资兴业的信心。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大型台资项目的引进建设。加强与台湾同业公会的联络、沟通,促进同业公会在我省建设机械城、电子城、汽车城,全行业引进台资。要切实办好现有台资企业,促使其不断增资,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发挥其牵动和示范作用。
加大闽台农业合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丰富,与台湾气候相似、宜种性相同的优势,加快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加工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我省“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我省设立“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试验基地”,提高我省农业对外开放的层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