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条 《规定》第
二条(一)款中规定的“新级差”,按以下办法确定。
(1)进入职务最低等级工资的“新级差”是指本职务最低等级工资与上一个等级工资的差额;
(2)按现行工资额就近套级的“新级差”是指就近套入的等级工资与下一个等级工资的差额。
第四十七条 执行非十一类工资区的八(七)级工资制的工人,其现行工资高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现行工资标准表(六)》(简称《表六》,下同)六类工资区相应等级标准工资的,按本人的现行工资额就近套改岗位工资;低于《表六》六类工资区标准的,可按《表六》六类工资区同类、同级别人员的工资标准套改岗位工资。然后按工人所在类区降低岗位工资标准或加发本类区地区工资补贴。
〔例如,地级机关(五类工资区)某工人,原执行福建省机电二类工资标准六级69.9元,高于《表六》相应级别六类工资区四级61.5元的标准,可按69.9元加副食品价格补贴和行政经费节支奖金各5元后79.9元就近套入技术工人五级82元。该工人在五类区工作,其就近套级后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之和应为80元,如符合高套条件,则可高套为四级86.5元。〕
〔例如,省级机关(七类工资区)某工人,原执行福建省玻璃工人标准五级51.8元,低于《表六》相应级别六类工资区五级55元,可按55元加副食品价格补贴和行政经费节支奖金各5元后65元就近套入技术工人七级70元,再加七类地区工资补贴2元为72元。如符合高套条件,则可高套一级。〕
第四十八条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中、小学教师一九八五年的增资限额,按以下规定划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五类工资区165.5元及其以上的,六类及六类以上工资区170元及其以上的人员,每月增资不超过30元;其他人员每月增资不超过20元。从一九八六年七月起按实际增资额发给。
第四十九条 省直部、委、办、厅、局和省厅一级人民团体的正副处长(正副部长、正副主任)、各地(市)的部、委、办、局以及相当地(市)局一级的群众团体的正副部长(正副局长、正副主任、正副书记、正副主席)、各县(市)委正副书记、正副县(市)长、人大正副主任、政协正副主席,一九八五年六月底以前已经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规定领取职务补贴的,可按增加职务补贴后的工资额计算增资的限额。
〔例如,地级机关某局长,一九六五年参加工作,现工资为(六类工资区)81元,加副食品价格补贴和行政经费节支奖金各5元后为91元,进入新拟局长职务最低等级基础工资加职务工资之和122元,进入职务最低等级增加工资31元,加上工龄津贴10元后为41元。按规定一九八五年只能发给20元,但该局长一九八四年已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规定享受职务补贴6.5元。因此,一九八五年可先增资26.5元,其余的14.5元从一九八六年七月起再增加上去。〕
五、计发工龄津贴、教(护)龄津贴办法
第五十条 计发工龄津贴的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均按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工作人员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原已明确的,原则上不重新审定。个别尚不明确的,应由所在单位查核后报有关部门批准确认。批准前少发的工龄津贴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