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九十年代儿童少年工作发展规划纲要

安徽省九十年代儿童少年工作发展规划纲要
 (1992年9月5日 皖政〔1992〕63号)

  一、前言
  我省共有儿童少年1599万。儿童少年的成长和儿童少年事业的发展一直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省和地、市、县都成立了儿童少年工作协调机构,并先后制定了“六五”、“七五”和九十年代儿童少年工作发展规划,使我省儿童少年事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是儿童少年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省婴幼儿入园入托率达29.8%,城镇入园入托率达65.3%;1990年全省小学生在校生数达633万人,94个县级单位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97.9%和98.2%;城乡0-14岁儿童少年家长中有30%受到“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的宣传教育。二是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婴儿死亡率为26‰;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85%;50%以上的儿童身高、体重达超均值。三是儿童少年文化娱乐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全省县以上儿童图书阅览室达42处,少年宫27个,儿童活动中心5个,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图书达800余种、2亿多册。四是儿童生活用品1990年产值达2.2亿元,平均年递增13.4%。
  由于我省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落后,儿童的教育、保健等与实际需要仍有较大的差距。农村托幼事业发展缓慢,基础教育方面,不少地方办学条件较差,未入学适龄儿童中63%是女儿童。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儿童少年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缺乏。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难。
  为进一步发展我省的儿童少年事业,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应采取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发动各群众团体和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为此,特制定安徽省九十年代儿童少年工作发展规划纲要。
  二、目标和措施
  (一)教育方面: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科技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幼儿教育
  (1)目标
  ①1995年全省婴幼儿入园入托数由现在的100万增至140万(含学前班)。2000年全省3-6岁幼儿入园率达30%,省辖市普及3-6岁的幼儿教育,城镇入园率达90%;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65%。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