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好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促进企业扭亏。各地市要学习推广徐州市和合肥市的经验,把亏损企业列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试点,通过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扭亏。在当前抓紧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对承包到期的企业,要做好下一轮承包的衔接工作。
五、强化企业管理。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以查问题、堵漏洞、挖潜力为内容的活动,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管理,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要加强质量、物资和财务管理,提高产品档次,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费用开支。
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对少数管理不善、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资不抵债,无发展前途,又无对象兼并和承包的小企业,按有关规定进行拍卖。各地市要在近期内排出关停并转的名单,并做好思想工作,积极组织实施。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亏损企业被兼并后,计划内的能源、原材料等生产条件随之转移到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潜亏转明亏的,可单独立帐,所占用的到逾期贷款,银行不加收罚息,所欠的银行贷款由兼并企业分期偿还,在计划还贷期内,不得随意抽回。被兼并的亏损企业实现利润三年内留给企业,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剩余部分还可用于发展生产。亏损企业实行兼并后仍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给予减免税照顾。优势企业确因兼并亏损企业减少效益,影响其承包兑现的可适当照顾。
七、建立扭亏基金。建立扭亏基金,对亏损企业给予适当扶持,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合肥、淮南、淮北、蚌埠、马鞍山等市已经采取这个措施,效果很好。各地市都要学习推广他们的经验,多方筹措资金,把扭亏基金建立起来。企业用扭亏基金上的技改、新产品开发项目,其增加的利润在扭亏期间全部用于还贷和补亏。
八、重点抓好亏损大户、盈利大户和亏损大户的行业。阜阳、滁县地区的经验证明,抓好盈亏大户,对于全地区的扭亏形势起决定性影响。各地市在全面抓扭亏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亏损大户、盈利大户,以及纺织、造纸、煤炭和化工等行业的扭亏。
九、及时调整、加强亏损企业的领导班子。对扭亏不力的企业领导班子要及时调整,抽调或招聘得力的人员去任职。为了鼓励从外部调干部到亏损企业工作,到亏损企业任职的干部,其工资、奖金可暂由原单位发放。对完成扭亏任务的干部要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