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项、第(九)项中的“计划”修改为“发展计划”。
增加一项,作为第(十)项:“行政监察部门负责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以及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察。”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饮用水源所在地的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组织生态林建设。”
七、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第(一)项修改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炼油、酿造、化肥、染料、农药等生产项目或者排放含国家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项目和设施,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禁止向水库排放、倾倒污水”。
删除第(八)项。
增加一项,作为第(九)项:“禁止饲养猪、牛、羊等家畜。”
增加一项,作为第(十)项:“禁止毁林开荒、毁林种果。”
八、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第(四)项修改为:“禁止在饮用水源水域内从事网箱养鱼和其他污染水源的养殖活动”。
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项目和设施的,应当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必须是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配套建设的;
(二)不得在一级保护区内建设;
(三)应当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做出环境影响评估;
(四)其排放物经国家有关监测部门监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不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危害。”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九条:“在未划定为水源保护区的饮用水源地进行生产经营、开发建设和其他活动的,应当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做好水源保护工作。”
十一、第二十条改为第二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在水源保护区内未建成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餐厅、酒楼、写字楼、商住楼、住宅区、企业职工宿舍等,应当有配套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四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出租给他人从事本条例禁止的生产经营项目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