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培育和壮大重点优势企业规划》、《四川省2001-2003企业技术进步规划》、《四川省2001-2005年国有企业退出规划

  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经济大环境下,我省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还不能适应加快工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技术进步的问题,突出反映在:产品结构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结构水平低,工业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引进开发起点不高;技术进步投入不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缓慢。市场制约、资金制约、技术制约和体制制约仍然是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对促进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二、技术进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把技术进步作为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和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化,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努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我省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国内竞争力,实现四川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在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饮料食品等支柱产业,系统地改造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知名品牌、拳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总体跟进、重点突破,针对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快开发,引进能够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以80户重点优势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提高重点优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支柱产业占领技术制高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环节,把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继续加快我省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后发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1.投入目标。
  为确保我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2%,全省技术创新投入年均递增达到15%以上;重点优势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年均递增15%以上。
  2.产品结构目标。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传统产品,工业产品更新换代,形成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
  --培育壮大长虹彩电、五粮液、半导体器件等5个以上世界知名的拳头产品。
  --培育壮大应用软件、现代通讯、宽带综合网、单晶硅、名酒、大规格中药注射液、钒钛制品、超临界发电设备、高档旅行车、差别化纤维等50个以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位的拳头产品。
  --培育壮大子午胎、工程机械、内燃机、高档磁材、硬质合金、电焊条、农用汽车、啤酒、软饮料、新闻纸、名牌服装、光纤光缆、高中密度纤维板和墙地砖等50个以上市场占有率居西部地区第一的拳头产品。
  3.工业科技水平目标。
  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升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
  --全省大中型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由目前的国际80年代初期水平提高到国际90年代先进水平。
  --建立并完善15个国家级、1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新产品产值率从目前的12.5%提高到17%;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5%左右提高到42%。
  三、技术进步的导向和重点
  2001--2003年,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途径,以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为重点,80户重点优势企业和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为依托,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为落脚点,规划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00个,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50个,建设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72个,力争使一批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一)导向。
  1.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通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促进高技术成果的转化。力争在我省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通信产品、软件产品、新型元器件及信息材料、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化信息化视听产品等电子信息产品,中成药、生物医药、化学药品等生物制药产品,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实现产业化,力求在网络设备制造、电子商务技术、基因重组、功能材料合成、核能应用等方面占领技术制高点。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
  --发展以超微粉体、纳米、高性能磁性材料、超硬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新型发光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
  --加强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集成能力,开发移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及其软件,研制、生产移动通信设备关键配套件及测试仪器。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建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在32×2.5Gb/s密集波分复用设备等方面形成规模化生产。
  --推广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光纤用户接入和无线接入技术,并形成系统设备的规模化生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