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入WTO将对黑龙江省装备工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新的机遇。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将进一步融合。这一方面为黑龙江装备工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参与较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省内企业不得不承受直接来自国际上的压力。要迎接这种挑战,必须着力发展本省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工业。
(三)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装备工业的特殊要求
省政府提出了“十五”期间,要把本省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装备工业基地、石化生产基地和旅游基地,从而为装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装备工业的发展也应竭力为实现本省的经济发展目标做贡献。
要充分利用本省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把黑龙江省建成绿色食品的大省、强省,建立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产品大生产基地。为此,要求装备工业提供大型农业装备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
要充分利用本省能源资源的优势,构建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和依兰煤化工基地。为此要求装备工业提供高效、高技术含量、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化工成套装备。
三、发展战略及目标
(一)战略思想
黑龙江省装备工业“十五”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以提高装备工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企业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企业重组及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重塑黑龙江省装备工业的辉煌。
1、提高经济效益优先。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工业经济效益差这一突出问题,应把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把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扩大放在次要位置。企业要生存、要走出困境,只有先做好、做强、能盈利,再求做大。
2、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为切入点。黑龙江省装备工业能否再度辉煌,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因此这三者是发展黑龙江省装备工业的关键和切入点。
3、以存量挖潜为主,增量投资为辅。黑龙江省装备工业的摊子不小,国家投资巨大,但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大量资产处于低效、无效的配置状态。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使黑龙江省装备工业由困境走向绝境。仅以投入实现结构调整是不现实的,只有收缩国有经济的战线,进行全面的资产重组和挖潜,并辅之以必要的投入才能收到效果。
4、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协调发展。作为装备工业主体的企业,既应包括大型企业,也应包括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既应包括国有企业,也应包括民营企业。21世纪,黑龙江省不但要培育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更要大力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是未来大企业的摇篮,也是21世纪黑龙江省经济腾飞的希望之光。
5、择优支持,有进有退,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装备工业涵盖的产品类别众多,在大力培育新的装备工业的同时,只能择优支持,集中优势兵力,办成几件大事,形成几个全国第一并在全球有一席之地的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集团。而对落后、无发展前途、缺乏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则应主动退出。
6、发展成套装备和关键装备与发展零部件并重。要提高成套装备和关键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零部件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只有建立强大的、专业化的零部件工业,装备工业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发展重大装备应与发展零部件并重,在省内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规模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零部件工业将有助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