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双城禽蛋市场的扶持力度,其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并使批发市场与省内的禽蛋生产基地建立广泛的供求关系;逐步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广泛采用现代保鲜、包装技术;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立体交易运输手段,扩大我省禽蛋商品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市场的份额。
改善机制,进一步搞活我省已挂牌全国唯一的乳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
(五)建设具有特色的山特产品市场。
山特产品是我省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是我省绿色食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我省山特产品产量大、品种齐全的优势,加快建设伊春山特产品批发市场。伊春、大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鸡西等山特产品主产区,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民有计划地组织采集山野菜、山野果,发展人工栽培;扩大食用菌类特别是黑木耳的生产,重点在东宁建设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搞好珍禽兽和野生动物的养殖;发展以山野果为原料的绿色饮料,建设规模适宜的相应市场。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积极建设黑龙江北方药材批发市场,推动北药开发。
(六)重点建设对俄农副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黑龙江农副产品对俄罗斯远东乃至东北亚辐射力度,在现有牡丹江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和蔬菜果品基地的基础上,扩大设施规模,完善功能,疏通渠道,在俄方建立稳立的销售网络。将牡丹江的区域优势和绥芬河、东宁的口岸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牡丹江地区对俄出品的整体优势。建设重点是继续完善生产基地,增加加工设备、仓储运输设施等农副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并在俄方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努力加强对对俄口岸和国际运输我省农副产品通道的研究和开发,开辟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东宁)--俄罗斯、哈尔滨--黑河--俄罗斯、哈尔滨--佳木斯--饶河--俄罗斯的农副产品通道,形成国内外、省内外、产地与销地密切相连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为我省农副产品出口打入国际市场服务。
在我省已开通口岸的边境市县,特别是黑河、绥芬河、东宁的自由贸易区内,建设大型恒温和冷冻仓储设施,减少鲜活农副产品损失,降低出口费用。鲜活农副产品适合汽车运输,可借鉴东宁经验,由有实力的企业组织专业运输车队。在黑河、绥芬河、东宁、虎林、密山、饶河等边境市县,建立一批面向俄罗斯市场的生产加工企业,逐步扩大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七)继续加强粮食仓储等方面流通设施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