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

  8、敬业奉献。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是每一个公民特别是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品德。倡导敬业奉献,就要在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大力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和搞好“四个服务”教育,尽职尽责,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公民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大力弘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三、切实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9、夯实基础,加强思想教育。搞好公民道德建设,思想教育是基础。要紧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把20字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以及《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四要四不要”的内容,反对邪教、揭批“法轮功”的内容,不断灌输到全体公民头脑中去,渗透到“首都意识大家谈”、“首善意识大讨论”、“争做文明北京人”和“我为奥运添光彩”等主题教育活动中去,吸引群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增强教育实效。
  10、修身养性,搞好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是品德培养的摇篮。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修身齐家,以良好的言谈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高尚品德的培育,要注重从娃娃抓起,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子女从小明晰事理、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使家庭成为道德教育最基础的课堂。大力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关心老人身心健康,使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要建立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和互助互让的邻里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和邻里团结。在全市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促进“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良好家风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11、突出重点,抓好青少年道德建设。学校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抓好师德教育,不断增强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人格影响力。加强青少年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搞好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的纵向衔接和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结合,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逐步形成完善的道德教育网络和科学的道德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大力加强道德理论的“灌输式”教育;通过生产劳动、“红领巾雏鹰行动”、“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率先垂范,推进机关道德建设。各级党政机关要努力做公民道德建设的楷模。广大党员和干部要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勤政廉政,克己奉公,把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公正行使国家权力作为机关工作人员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各级机关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和“文明机关”、“文明执法”、“人民满意公务员”等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