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6年开始新的五年计划的未来五年,要大变样。届时,筹办奥运会已进入关键阶段,“十五”计划已圆满完成,新的“五年计划”已经开局。与之相适应,首都公民道德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整体推进,大见成效。全市区县、社区、行业、单位、村镇百分之八十以上达标,半数以上达到市级文明标准,三分之一以上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使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变样。
--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未来七年,要实现“建首善、创一流”的目标。围绕全面落实“奥运行动计划”,在巩固、延伸、辐射、提高上下功夫,通过开展“为祖国争荣誉,为奥运添光彩”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引导市民树立“奥运意识”,在市民道德素质、服务质量、文化氛围、社会风气、人文环境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平。区县、社区、行业、单位、村镇基本上全部达标,三分之二以上达到市级文明标准,近半数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首都北京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为举办最出色的一届奥运盛会创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爱国守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起码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准则。倡导爱国守法,就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遵纪守法为基础,以培育首都意识为着力点,以“爱祖国、爱北京”系列教育活动和“四五”普法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节庆纪念和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开展国情、市情教育,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普法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公民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爱祖国、爱北京的主旋律,牢固树立“在国人面前我代表首都,在外宾面前我代表中国”的爱国情感和首都意识,增强建设首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5、明礼诚信。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倡导明礼诚信,就要围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北京人”,积极引导市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发扬时代精神,告别不文明行为,下大力气解决在环境、语言、行为、服务、礼仪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问题;以服务行业为重点,在全市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树立讲信誉、重承诺的良好形象和职业道德风尚。
6、团结友善。团结和睦、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人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团结友善,就要教育和引导全市公民,把维护首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放在首位,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当作基本的道德取向;顾大局,识大体,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首都安定团结;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单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助人为乐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7、勤俭自强。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倡导勤俭自强,就要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自立自强,鼓励下岗职工及其他困难群体自尊自信。大力弘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勤俭持家的节俭意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引导市民积极为首都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