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2001修正)[失效]

第四章 草原的建设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本行政区的草原建设,制定草原畜牧业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有计划地组织草原使用者开展草原围栏、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等草原建设。
  第十八条 本着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鼓励草原使用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在未固定使用权的草原上进行开发性草原建设。对积极开展草原建设的集体或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在资金、物资和技术上应给予支持。
  第十九条 农区、半农半牧区提倡和推广在轮休地、弃耕地上种植牧草,推广草田轮作,做到粮草结合。
  第二十条 搞好牧草种籽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各种类型的牧草籽繁殖基地。按国家《牧草种籽检验规程》开展种籽检验、检查工作。实现牧草种籽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十一条 逐步建立健全草原科学研究推广机构,加强草原科技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草原科技人才,积极开展草原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草原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认真执行《草原法》和本实施细则,在草原保护、合理利用、管理和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一)模范执行《草原法》和本实施细则的;
  (二)热爱草原事业,在草原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
  (三)同各种违反《草原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行为进行斗争,事迹突出的;
  (四)在科学研究,资源勘察、推广应用草原建设技术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草原法》和本实施细则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