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失效]

  17.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察。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书面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科目限在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文化课,考试命题要根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继续扩大中招考试科目的改革试验,政治等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完善中招试题库建设,加快命题手段现代化。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重视对信息技术、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查。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具体的政策,对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允许免试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18.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建设步伐,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到2005年,省辖市市区中小学校要进入互联网,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一般都要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到2010年前,全省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努力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育软件和接收我国卫星传送的教育节目的设备。
  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到2005年全省所有中学及县以上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加强电教教材、学习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尽快开发、建立全省共享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
  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充分向学生开放,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益,支持和鼓励乡镇中小学建立中心实验室、图书馆等,服务周边学校。
  19.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到2005年,普通话要基本成为中小学的教学语言,成为城镇学校的校园语言。教学、公务和校园环境用字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四、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