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失效]

  对民办学校在招生、教师职务评聘、教研活动、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民办学校可根据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收费。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要采取稳妥的措施,保障国有企业所属中小学分离工作顺利实施,企业所属中小学的分离,要尊重企业的意愿。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分离中小学的办学经费,统筹安排好编钟内具备教师资格的企业中小学教师,无论管理体制如何,企业中小学的校园、校舍、设备等,都不得挪用、侵占和截留,确保校产不流失。企业要继续办好未分离的中小学。
  加强对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领导和管理。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薄弱学校、国有企业所属中小学校、政府新建学校和公办学校在校外举办的分校等,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和满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前提下,经省教育厅批准可以进行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的改革试验。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1.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2.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初中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修养。高中阶段注重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礼仪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河南、爱家乡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自然景观、优秀人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树立河南良好形象打好基础。要在注意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组织和动员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3.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起逐步按地区统一开设外语课,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设置选修课;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中小学都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并与农业科技推广等结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