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通知

  4.继续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单位和个人广泛开展“帮、包、带、扶”活动,使残疾人得到生活上的帮助,使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同全省人民一道进入宽裕型的小康生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寄养机构。
  (七)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生活
  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残疾人艺术的特殊作用,展示才华、增进理解与沟通;加强残疾人文体活动场馆建设,努力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1.各级各类社会公众文化、体育活动、比赛应吸纳残疾人参加;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特别服务和优惠照顾。省级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馆(室);市、县级图书馆应开办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项目。
  2.加大对残疾人特殊需要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出版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互联网媒体增加反映残疾人的内容,鼓励残疾人通过网络增长知识,丰富生活。
  3.在残疾人集中的社区、特教学校、福利企事业中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娱乐等活动,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残疾人达到10%,参加特奥运动的智力残疾人由0.2万增加到1.5万人。全省每年抓10个示范点。
  4.培养、选拔残疾人艺术人才,发挥残疾人特殊艺术委员会的作用,艺术院校有计划招收、培养残疾学生。举办全省第六届残疾人文艺汇演、第三届特教学校学生文艺调演,组织参加全国性残疾人文艺汇演、调演活动;举办全省残疾人书画、工艺作品展览。
  5.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残疾人体育的指导和扶持,重视培训骨干队伍,提高竞技水平,落实扶持和奖励措施。要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体育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残疾人运动员多级培养体系。要建立几支业余建制、年轻的、高水准的残疾人专项体育运动骨干队伍。体育院校应有计划地招收、培养残疾学生;要培养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练员、裁判员和医学分级人员队伍,达到国家认证水平。办好全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第二届特奥运动会,并组团参加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第三届特奥运动会,争取竞赛成绩有所突破。二00八年在北京举办残奥会,我省应培养优秀运动人才,为我国参加残奥会做出贡献。
  6.各级政府应逐步增加对残疾人文化体育的资金投入,将残疾人文体活动场馆纳入当地建设总体规划,改善活动场馆条件,不断完善残疾人的文体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残疾人体育重点项目训练基地。
  (八)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发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倡导团结、友爱、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
  1.把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列入各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等活动中,要有扶残助残的具体要求。
  2.以社会公共传播媒介为主体,建立宣传网络。发挥各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的作用,加大培育有利于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舆论环境的宣传力度。各级广播电台都应办好残疾人专题节目,宣传、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单位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努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增加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等内容。积极参与“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和“奋发文明进步奖”的评选活动,设立“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