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妇女发展规划和云南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

  4.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内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服务。对儿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测。
  5.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计划免疫保偿、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
  6.多渠道设立贫困家庭妇女儿童医疗救助基金,帮助特困家庭孕产妇和儿童获得必要的医疗救助(包括孕产妇和儿童保健、高危孕产妇和危重症儿童急救等),加强对弃婴和孤儿的救治。
  7.以生殖保健为中心,开展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和围产保健等工作。2010年做到每个地级有一个具备初、中级的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实验室;县级有一个规范的新生儿急救治疗室及能够做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初筛。
  8.推广和应用口服补液疗法、母乳喂养、婴幼儿科学喂养、儿童生长发育监测、食盐加碘等适宜技术,提高农村儿童疾病诊治水平,降低农村儿童医疗费用。
  9.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增强常规免疫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接种疫苗的种类。
  10.改善儿童营养。分步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行“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农村要注重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城市要逐步推行学生营养餐(加餐、午餐)。
  11.重视儿童体育。有条件的城市社区、乡(镇)要为儿童健身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应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12.有效地控制儿童近视和龋齿。学校(包括幼儿园)要对学生进行用眼和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重视抓好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保证教室的采光。家长学校要将预防近视和龋齿的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家长有责任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3.宣传孕期保健、安全分娩、母乳喂养、婴幼儿科学喂养、婴幼儿常见病防治、意外伤害预防、安全饮水、听力保健、卫生厕所、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危害、预防等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儿童家庭保健能力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
  14.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指导课程。在青少年中进行青春期教育,预防吸烟、禁止吸毒的教育。城市和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进行儿童早期开发、心理咨询和不良行为矫正服务。
  15.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婚前健康知识教育,开展价廉、质优的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防止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
  二、儿童与教育
  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儿童受教育水平。
  (一)主要目标。
  2005年和2010年分别达到以下目标:
  1.基本普及学前幼儿教育。
  --发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2005年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33%以上,其中大中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达到60%以上。2010年基本普及学前幼儿教育,城市幼儿入园率达到50%,其他地方幼儿入园率达到50%。
  2.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辍学率降低到2%以下。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和99%。
  --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75%和80%。
  --加强和发展初中阶段教育。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2005年达到85%,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农村职业初中和综合初中的作用,进行教学、生产、实验、示范和推广。
  3.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05年争取70%的城市学生和20%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2010年在城镇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普及高中教育,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基础。
  --积极发展职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之比保持在1:1左右。
  4.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提高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标准。2005年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到专科层次的占15%,初中教师提高到大学本科层次的占20%,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保持在90%以上。
  --大力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配齐中小学实验仪器,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学科器材、图书的配备。
  --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校校通工程”,全省50%的乡完小以上学校接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提高家长学校普及率和办学质量。
  --提高儿童家长家教知识知晓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60%。
  (二)策略与措施。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贯彻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重视性别平等教育。
  2.继续完善教育立法体系。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和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教。
  3.保证教育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实现超度超前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差距,努力为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
  4.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个人办学,特别是开办学前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班)。重点发展农村乡镇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建盖幼儿园。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