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失效]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增加投资的原则。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招商引导等多种形式,广辟投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增强企业实力。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比较完善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体系和机制。
  (三)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我省食品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到“十五”末期,食品工业发展的目标是:
  年实现总销售收入(全口径)计划达到656亿元,比“九五”末期的356亿元增加300亿元,年平均增长13%。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年实现总销售收入424亿元,比“九五”末期的220亿元增加204亿元,年平均增长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2.4亿元,比“九五”末期的86.2亿元增加67.6亿元,年平均增长13.5%;年实现利税总额34亿元,比“九五”末期的19.3亿元增加14.7亿元,年平均增长12%。
  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达到0.6:1。到2010年末,食品工业与农业产值比达到0.85:1。
  四、“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重点
  “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着力发展大豆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酒类制造业、粮食加工业、肉类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马铃薯加工业等7个行业;加快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餐桌)食品、山林特食品4种食品的发展。
  实现“十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重点的主要标志是:实施100项重点投资项目,总投资90亿元;培育和发展国家级名牌产品20个,省级名牌产品30个;组建和壮大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25个,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10个。
  (一)着力发展7个行业
  1、大豆加工业。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大豆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主要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控制初级产品加工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的生物技术、蛋白生产高新技术、豆粕低温脱溶和有效成份提取等大豆深加工关键技术,提高大豆蛋白、大豆精炼油系列产品生产水平。积极支持浸油企业采用先进低温浸出工艺,提高深加工产品的原料质量。巩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大豆低聚糖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领先地位,形成规模经济优势。要在保持传统风味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加工手段提高豆腐制品的保质水平,方便消费。大力开发生产豆奶及豆乳饮料、大豆精粉、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肽等深加工系列产品。积极推广学生豆奶,扩大大豆制品在主副食品、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投资的重点主要是提高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大豆深加工和自主开发能力,扩大名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大豆蛋白质量和适应不同需求,提高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商品性能,扩大产量。大豆系列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豆蛋白、精炼油、大豆低聚糖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五”期间我省大豆系列产品加工业要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巩固提高我省国家大豆工程科研、开发中心地位,建立全国大豆加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大豆产品的知名品牌,迎接“入世”给农副产品带来的挑战。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哈高科食品集团、黑龙江三江食品公司、龙江大豆食品总公司、九三油脂公司、前进油脂厂、天菊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带动全行业共同发展。
  到2005年末,大豆总加工量控制在450万吨以内,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0万吨。大豆深加工比例达到40%以上,比“九五”提高30%。大豆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8%提高到15%。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