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条 法律援助机构在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发现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应当终止法律援助,并向受援人收取法律援助支出的费用。
第二十八条 法律援助事项办结后,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法律援助事项办结报告,并附办结的法律文书副本或者复印件,由法律援助机构验收存档。
结案报告验收后,需要向法律援助人员付费的,法律援助机构应从法律援助专项业务经费中及时给付。
第五章 受援人和法律援助人员的权利、义务
第二十九条 受援人在法律援助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事项的进展情况;
(二)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对其提供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
(三)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
(四)凭法律援助决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免交、减交、缓交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或者仲裁费。
第三十条 受援人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如实陈述法律援助事项的事实及相关情况,并及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
(二)协助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法律援助事项的事实;
(三)经济状况和案件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和法律援助机构;
(四)按照法律援助协议的约定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相应的办案分担费用;
(五)受援期间因经济状况改善,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经与法律援助机构协商,可以继续接受法律服务,但应当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六)因法律援助事项的办结获得较大经济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补偿法律援助费用。
第三十一条 法律援助人员在法律援助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要求受援人提供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材料;
(二)发现受援人不具备受援条件时,提请法律援助机构撤销法律援助决定;
(三)受援人不遵守法律、法规或者违反法律援助协议的,请求法律援助机构中止或者撤销法律援助决定;
(四)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