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途径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机关单位的礼堂、会议室和其它闲置的房屋,学校晚间不上课的教室,都可充分利用来办服务业,办业余学校。私人出租的房屋也要充分利用。但收费要合理。城市的地下人防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城市、集镇在建设新区和改造老区时,要划出适当的地方,用于发展第三产业。进行重点建设时需要拆迁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要在适合经营的地点,尽快安排,及早恢复。
(5)发展第三产业所需物资,主要靠市场调节;但纳入计划的部分,商业物资等供应部门要切实保证;未列入计划的部分,特别是“三材”、汽车等紧缺物资,也要尽可能照顾。
(6)在社会上招聘、借调或做兼职顾问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其他各类人员的报酬,由企业酌情自定。科技人员业余科研成果或兼职所得报酬一般应由个人所得;利用工作时间或单位的资料数据、器材、物资从事咨询和技术服务的,要给单位以适当补偿。
五、使企业充满旺盛的活力
除国家经营的铁路、邮电、民航等,所有第三产业都应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真正放开搞活。在服从统一规划和国家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有权安排自己的经营业务,有权拥有和支配自留资金,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决定用工办法,有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服务价格。
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职工的个人收入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本人的劳动成果挂起钩来,反对平均主义。要允许企业进行自费调资和工资浮动,允许一部分服务好、经营活、效益高的企业和勤奋劳动、技艺高超、贡献较大的职工先富起来。
为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动,保证企业经营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进取性,必须改革各种行政管理。主管部门要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不得干预、包揽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改变过去把第三产业当成慈善事业来办的作法。企业性公司要逐步从收管理费向有偿服务过渡;行政性公司要调整,有必要存在的应尽快转为企业性公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登记、市场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放开,允许企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跨行业经营、工商兼营和转业经营。
六、切实加强领导
要使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近期内有较大突破,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切实加强领导,纳入议事日程。要确定一位领导同志分工主管,并由计划经济部门抓总。各主管部门和财税、银行、物价、工商行政、城建、劳动、公安园林等部门,都要适应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办法,积极指导、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个城市是第三产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用较大的精力,把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认真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