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走一般饲养户和专业户相结合的路子
畜牧业的大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充分调动和支持农牧民迫切要求养畜致富的积极性,要实行分户饲养和专业户相结合的饲养方针。要通过放手发展畜禽专业户、专业大户、专业联户和专业村,带动千家万户。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资金、物资、技术、种源等方面,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畜禽专业户、专业大户、专业联户。建立畜禽商品基地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都要注意与专业户、专业大户、专业联户相结合,凡是可以由他们办的,都要热情帮助,指导他们自己干;也可以实行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份和多层次的联营、联办,以取得规模效益。要认真解决好“管、卡、压、坑”的问题,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一般饲养户的潜力很大,要积极扶持发展。
四、有计划地建设好一批商品基地
要把各地的资源、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必须按专业化、区域化生产的原则,建立一批各具特色、不同规模、各种类型、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畜禽商品基地。
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把我省建成全国的商品猪基地。今后几年,要狠抓几十个重点县商品猪、禽的发展,办好一批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逐步在盆中和盆周地区建立一批长毛兔商品基地;在盆周和川西南山地建立若干商品牛基地和草种繁殖基地;围绕大中城市和工矿建立一批奶、蛋、禽商品基地;在牧区和半牧区建立半细毛、地毯毛商品基地。
各类商品基地的建设,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基础,进行技术改造,完善服务体系,实行牧工商综合经营、产供销一体化。国家在资金、技术力量上择优投放,重点用在各类商品基地上。
五、大抓畜禽品种改良
为使我省畜禽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必须大力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各地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本地实际,以杂交改良为主,引进外来良种为辅,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实现畜禽良种化。
畜禽改良的方向是:猪以提高瘦肉率为主,要求一九九0年瘦肉型猪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牛以奶牛为主,黄、水、牦三牛齐改,要选育和推广一批黑白花良种公牛,到一九九0年母牛改良数达到百分之三十。在大中城市郊区县(区)逐步实现家禽良种化,发展蛋用、肉用商品杂交禽,并在适宜的地方发展奶山羊;三州的绵羊改良要以提高产毛量为主,加快绵改步伐。
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要冷冻精液配、鲜精配、自然交配并重;注意发挥民办种畜户、配种站、改良点的作用,组织他们提高技术,大力开展民间的群选、群育活动。在坚持良种标准的前提下,放开良种畜禽的价格,实行优质优价,按质论价,搞活良种畜禽商品市场。国家要在引进良种、保种和选育良种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指导,在近期内组织引进一批国外的优良畜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