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建设解困房的计划、选点、规划、征地、拆迁、供水、供电、供气等手续,由市解困办统一申报办理。各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按“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先给予安排、办理。
第八条 建设解困房,免交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网点配套费、人防设施费、教育基础设施费、设计施工质监费、招投标费、水、电、煤气增容费、征用土地配套费、白蚂蚁防治费。有关税务减免由税务部门按管理权限上报、审批办理。住房困难户购买解困房,免交一次性契税。
第九条 建设或购买解困房的资金,要采取单位自筹、个人自筹或单位、个人共同筹集的办法解决。
第十条 解决住房困难户住房,须由本人申报,经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审查,由主管部门或区(镇)政府解困办笔查后,报市解困办审批。审批前应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一条 单位组织职工集资建房的,应优先吸收本单位住房困难户职工参加。向职工出售或分配住房时,须优先出售或分配给住房困难户,并接受工会和职代会检查与监督。
第三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 住房困难户购买解困房,每一户限购一套。
个人购买的解困房房屋所有驻归个人所有。购房人享有占有权、使用权、继承权。购房五年后可以出售,原产权单位有优先购买权。
售房增值额在补交已减免的税费后,向原产权单位交纳30%的增值费,余下归个人所有。原产权单位收取的增值费作为解困专款使用。五年内出售的,只能按原购房价格出售给原产权单位或市房地产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共同集资购买或兴建的解困房,其房屋所有权,可视具体情况分别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所有权归单位所有的,个人集资部分,由单位在三年内归还个人;
(二)所有权归个人所有的,单位集资部门,由个人在五年内归还单位;
(三)所有权按单位和个人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
第十四条 市解困办具有下列职责:
(一)组织贯彻宣传有关住房解困的政策、法规。